LED电视的局部调光技术解析

0
5

LED电视有一个显著特点:即使像素关闭,背光仍会透过像素结构发出光亮——这是LED显示面板的结构特性。因此,它们无法显示真正的黑色,黑色区域实际上呈现为深灰色。

为了解决这一问题,电视制造商将这一缺陷转化为优势,开发出在显示黑色画面时关闭背光的算法。每个品牌都为这种局部调光技术起了一个自己的名字,最终产生了大约50种不同的术语。一些厂商甚至拥有10种以上的称谓,尽管这些算法如今已成为电视处理器内置的标准子程序,厂商本身不再独立开发或维护这些调光系统。

局部调光的类型

如前所述,尽管市面上充斥着各种“品牌名词”,真正意义上的局部调光方式实际上只有三种。技术上,它们可以根据所使用的LED面板类型进一步细分,但对于大多数消费者而言,这些区别并不重要。我们重点介绍现代电视中常见的三种核心局部调光类型:

边缘式局部调光(Edge-Lit Local Dimming)

在边缘背光LED电视中,所谓的局部调光更多是一个营销术语而非实际功能。这种电视的LED灯通常位于屏幕的边缘(最常见的是底部),通过光导板将光线传播到整个面板。

由于这种背光方式是整体照亮大块区域,因此调光的精度非常有限。理论上,电视可以调暗屏幕左半或右半部分,但在真实的内容场景中几乎没有实用价值。其调光算法非常基础,通常只在屏幕一半完全为黑色时才会关闭那一侧的背光——而这种情况极为罕见。实际中,尤其是入门级机型,这种调光几乎没有实际效果。

全阵列局部调光(Full-Array Local Dimming, FALD)

全阵列局部调光通过在整个屏幕背后均匀布置LED灯实现。这些LED被划分为多个区域,每个区域可以独立控制。

在入门款机型中,调光区域数量较少,控制逻辑也较简单。而高端机型则拥有几十个区域以及更复杂的算法,能够根据屏幕图像动态调整亮度。这种方式能显著提升对比度,但仍有局限——每个LED区域覆盖面积较大,在黑暗场景中有高亮元素时,容易出现“光晕”(blooming)或“光环”效应。

Mini LED

Mini LED 是背光技术的一次重大飞跃。这类电视在整个面板背后布置了数百甚至上千颗极小的LED灯,从而实现了极高数量的调光区域。

这带来了更高精度的光暗控制,明显提升了对比度、黑色深度以及暗场表现。Mini LED电视的局部调光效果相较传统LED机型更出色,在某些场景下甚至可媲美OLED,特别是在亮度表现方面。不过,这种性能也伴随着较高的成本,因此Mini LED电视通常属于高端或旗舰机型。

局部调光与营销策略

“局部调光”一词被广泛用于营销中,甚至在技术实现不佳或完全没有的情况下也会被标注。许多制造商会使用诸如“Micro Dimming”、“UHD Dimming”、“Supreme Contrast”等听起来高端的名称,但这些往往只是图像处理算法,并不涉及真正的背光区域控制。

此外,消费者很少会被告知关键技术参数:有多少个调光区域?背光类型是什么?是否存在光晕效应?这一切信息的缺失让“高端画质”看起来名副其实,实际上可能差强人意。

因此,如今的“局部调光”更多成为一种营销话术,尤其是在中低端电视产品中,用来夸大参数。真正能带来画质提升的,只有搭载全阵列调光(FALD或Mini LED)并配有强大图像处理芯片的高端电视机型。其他多数所谓的“局部调光”,不过是广告术语支持下的视觉幻象。

LEAVE A REPLY

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!
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